預見2024:《2024年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陽光電源(300274.SZ)、科士達(002518.SZ)、固德威(688390.SH)、上能電氣(300827.SZ)、錦浪科技(300763.SZ)、特變電工(600089.SH)、科華數據(002335.SZ)、通潤裝備(002150.SZ)、易事特(300376.SZ)、禾邁股份(688032.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競爭份額,前景預測
產業概況
1、定義
光伏逆變器是可將太陽電池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頻率可調節的交流電的電子設備,可以反饋回商用輸電系統,或是供離網的電網使用。光伏逆變器是光伏陣列系統中光伏逆變器的系統平衡(BOS)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電的設備使用。由于并網的電源需滿足上網的質量要求,逆變器通過電力電子開關調整電壓波形,用于電網或供負載使用,可直接影響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
光伏逆變器不僅具有直交流變換功能,還具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太陽電池性能的功能和系統故障保護功能。歸納起來有自動運行和停機功能、最大功率跟蹤控制功能、防單獨運行功能(并網系統用)、自動電壓調整功能(并網系統用)、直流檢測功能(并網系統用)、直流接地檢測功能(并網系統用)。
光伏逆變器可根據功率和應用場景、用途進行分類,根據功率不同可分為:集中型逆變器、組串型逆變器、微型/其他逆變器,三者主要區別在于逆變器的單體容量以及直接與逆變器連接的光伏組件數量不同,由此具有不同的下游應用場景;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并網逆變器、離網逆變器和儲能逆變器。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參與者眾多
光伏逆變器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IGBT、電容、電阻、電抗器、PCB等)、結構件(機柜、機箱等)和輔助材料等制造環節;中游是指光伏逆變器制造,可劃分為組串式光伏逆變器、集中式光伏逆變器、集散式光伏逆變器、微型光伏逆變器;產業鏈下游主體包括光伏系統集成商、光伏系統安裝商、EPC承包商、光伏項目投資業務等。
從光伏逆變器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英飛凌、富士等國際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以及華潤微電子、士蘭微電子等國內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中游的光伏逆變器制造商主要有華為、陽光電源、古瑞瓦特、錦浪科技等領先企業;而下游應用主體主要有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國家電投等客戶。
行業發展歷程:高質量發展階段
隨著中國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進步,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與發電質量、效率要求逐漸提升,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發展主要歷經三個階段,逐漸從市場萌芽階段步入至今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支持光伏逆變器發展
中國光伏逆變器通過電力電子開關調整電壓波形,用于電網或供負載使用,亦可直接影響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光伏逆變器的產業政策則涉及到光伏和儲能兩大產業。
國家政策出臺的一系列關于光伏發電的鼓勵和支持政策,促進了包括發行人在內的光伏企業的發展壯大。在光伏發電發展初期,由于成本較高,國家依然需要較高的財政補貼才能實現平價上網,隨著光伏產業鏈各企業在平價上網的倒逼機制下,光伏發電的成本逐年下降,對國家補貼政策的依賴逐漸降低。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能源工作的17要點,其中包括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產業發展現狀
1、光伏逆變器產量
隨著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中國光伏逆變器產量由2014年的16.3GW增加至2020年的100.7GW,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5%。其中,2016-2017年,國內光伏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主要是由于下游光伏裝機需求持續攀升,國內主要逆變器生產企業重點專注于國內市場;2018年,國內出臺“531”政策,大型電站項目規模驟減,國內企業開始向海外市場發力。以上綜合因素推動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整體產量規模持續增長。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中國光伏逆變器產量由2014年的16.3GW增加至2021年的110.8GW,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結合2018-2021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及產量進行測算得出中國光伏逆變器產銷率在72%左右,綜合2022-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情況,前瞻初步測算,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產量約為212GW。
2、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行情走勢
參考行業領先上市企業不同類型的光伏逆變器產品價格,按照單位容量價格(元/W)來看,微型逆變器>集散式光伏逆變器>組串式光伏逆變器>集中式光伏逆變器,其中,得益于組串式逆變器成本下降,組串式逆變器已經逐漸接近于集中式逆變器。
從行業整體價格變化趨勢來看,近幾年,各種類型的光伏逆變器產品單價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主要是由于近年來電力電子行業快速發展,技術不斷進步升級,市場更新換代速度逐步加快,電力電子元器件價格水平呈逐年降低趨勢,相應降低了光伏逆變器行業的制造成本,進一步帶動光伏逆變器產品價格下降。
注:由于不同上市企業的數據披露程度不一致,上述企業的部分年份數據無法直接獲取或間接測算。
3、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體量
我國光伏年度新增裝機規模的持續增長,帶動光伏逆變器需求迸發。從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情況來看,2021-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占據全球市場30%-40%的份額,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出貨量突破170GW,同比增長了45%,占全球市場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廣東代表性企業分布最多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光伏逆變器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擁有3家企業;而安徽、浙江、江蘇、新疆等省市也均有代表性企業分布
2、企業競爭格局: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根據國際能源網統計數據,2023年,光伏逆變器招投標項目中,定標項目數量高達676個,合計容量193.22GW,中標企業多達150家。
企業方面,2023年有150家光伏逆變器生產或者代理商中標,排名前十的企業之中,華為、陽光電源、依舊表現強勢,名列第一、第二名;株洲變流表現亮眼,排名第三,直追前兩名;特變電工排名第四。排名前十的企業之中,華為、陽光電源、株洲變流、特變電工、上能電氣、科華數據、禾望電氣、科士達、龍源電氣、固德威確定中標容量均超1GW。
行業發展前景和趨勢預測
1、前景預測:202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GW
2023年11月15日,在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上,《2023中國與全球光伏發展白皮書》發布,西南財經大學能源經濟研究院所長劉建生在白皮書介紹中表示,到2030年,2030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1200GW,若按1200GW的累計裝機容量測算,2023-2030年,中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速將達10.2%。從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情況來看,2018-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年復合增速達28.7%??紤]到光伏逆變器另一驅動因素為來自光伏逆變器中IGBT等原件的替換需求,由于光伏逆變器的IGBT零部件壽命為10-15年,在光伏逆變器逐年上升的高存量背景下,其更換需求潛力巨大,可直接推動光伏逆變器行業發展。前瞻綜合2018-202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年復合增速及2023-2030年中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速情況測算,2024-2029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年復合增速將達19%,2029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將達433GW。
2、趨勢分析: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未來競爭日趨激烈
逆變器是光伏發電系統中唯一具備高度智能化處理功能的設備,其性能對發電量影響較大。相比光伏制造其他環節,逆變器同質化較低,可維持較高的利潤率,同時隨著新能源發電量占比快速提升和儲能成本大幅下降,儲能需求快速爆發,逆變器還擁有儲能這一第二成長曲線,成長性更高,預計光伏逆變器行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供給與需求仍將保持增長趨勢,將進一步吸引其他企業加入光伏逆變器市場競爭,行業企業正在加快技術與產品升級,國內市場的企業競爭日趨激烈。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伏逆變器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伏逆變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伏逆變器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